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荆门职业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751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奖助政策

荆门职业学院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为帮助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2007]89号)、《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2007]88号)、《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2007]8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评选等级和条件

第一条  国家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标准分三个档次,一等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三等国家助学标准金为每生每年2000元。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资助人数以每年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达名额指标为准。

第二条  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模范践行大学生守则;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籍,且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5、积极锻炼身体,体育合格;

6、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7、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必须从学校奖学金获得者中遴选而出。

第三条  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模范践行大学生守则;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籍,且经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生活检朴、自强自立;

6、积极锻炼身体,体育合格;

7、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第四条  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模范践行大学生守则;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籍,且经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生活俭朴,自强自立;

6、积极锻炼身体,体育合格;

7、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第五条  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为在校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不能同时获得,但可以同时申请获得国家助学金。

第六条  因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不得参加本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受到留校察看一年处分的学生,从当年起两学年内不能参加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

第三章    评选及发放办法

第七条  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

1、国家奖助学金的名额指标由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学年初下达给学校,学校再根据在校生的人数及专业设置等情况按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等额评选)。

2、学校严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评选办法如下:

(1)学生本人按照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基本条件向所在系提交书面申请,提供相关材料并填写《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 ;

(2)被学院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按照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的基本条件向所在系提交书面申请,并填写《湖北省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及《湖北省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3)班主任及辅导员对所在班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体育锻炼、校纪校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情况,初评出受资助学生名单及等次,并将初评的受资助学生名单在班内公示3个工作日。

班主任及辅导员将公示无异议的初评名单及材料汇总交学工处,学工处将各班汇交的初评名单及材料进行逐一审核,清点申报材料,核对学生学籍,核查受助资格,初定受助等次。

学工处将审核初定的汇总名单及材料交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再次审核,并对审核确定的受助学生名单在学校内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广大师生的评议与监督;

(4)学工处将推荐参评学生的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书、《湖北省国家助学金申请表》、《湖北省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含上学年各科学习成绩通知单、其他获奖证书复印件)、《湖北省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名单备案表》及电子文档、《湖北省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及电子文档、《湖北省高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及电子文档交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汇总报送审核;

(5)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对获奖及受助学生的学籍、思想道德品质、家庭经济状况、受助项目及等次等进行复核;教务处对获奖及受助学生的成绩进行审核;纪委监察室对整个评审程序和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学工处将初评审核通过的受助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的评议与监督;

(6)受助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内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学工处将受助学生名单及等次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7)学校将经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受助学生名单报送省教育厅审核备案;

(8))学校将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备案的奖助学金受助学生名单及受助等次以发文的形式予以确认,并将奖助学金受助学生名单及受助等次放学校网站主页公告公示,长期接受广大师生监督。

第八条  国家奖助学金的发放:

1、国家奖助学金受助学生名单由学校发文确定后,学工处将获奖及受助学生信息报送计划财务处。

2、根据市财政局要求,计划财务处应为每位获奖及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卡并及时将银行卡发放给获奖及受助学生。奖助学金发放及办卡银行由计划财务处与市财政局教科文科共同确定。

3、省财政厅将助学奖学金划拨市财政局后,由计划财务处编造发放表并经校领导签批后报市财政局,由计划财务处与市财政局教科文科共同确定的银行将受助资金通过财政局国库银行帐户直达学生个人银行卡。每次发放完毕后,计划财务处应督促银行提供发放清单(批量代收付数据处理结果清单)。各系要及时核查学生是否收到受助资金,督促学生在发放表上确认签字,学生核对签名后,班主任辅导员要对学生核对签名情况进行签名确认,各系将核查情况及时反馈学工处。受助学生银行卡失效或丢失,受助学生应及时到所在系核实登记并由系学工办提供相关证明到计划财务处办理补卡及相关登记手续。

4、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按学年一次性发放给获助学生。国家助学金每学年分二次(按学期)发放,每次按学年标准的一半发放给受助学生。

第九条  实行学生资助信息月报制度。

学校将每次奖助学金发放情况按月报送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学校按学期将奖助学金发放情况报送市财政局监察科、教科文科。市财政局在政务信息公开网将奖助学金发放情况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各系指定一名正直且责任心强的学管干部具体负责本系的学生资助工作,并根据要求做好本系的资助信息上报工作。

第十条  凡在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取消评比资格,并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国家奖助学金获评者若因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纪律处分的、学校将停发其国家奖助学金。

受助学生因违纪、退学、休学(一学期以上)、参军入伍及其他原因,学校决定停发或取消其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资金,随下学年奖助学金指标一起评审发放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精准性。

各系、学工处、计划财务处、纪委监察室在醒目的位置公布举报投诉电话,长期服务师生并受理师生的举报投诉,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各类奖助学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监察和社会监督。

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十三条  学工处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全校各级各类助奖学金申请、发放的有关资料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学期、专业、年级等建档备查。各系要将本系各级各类助奖学金申请、发放的有关资料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学期、专业、年级、班级等建档备查。档案资料包括:(1)文件类;(2)学生奖、助信息报表;(3)拨付各类奖、助资金的书面证据或凭证;(4)享受各类奖、助学生名册 ;(5)各类奖、助学生资金发放花名册;(6)学生个人申请审批表及相关材料;(7)各类奖、助资金台账 ;(8)公示记录档案(含监督、举报、抽查记录和公示材料);(9)各级各类汇报总结材料;(10)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相关材料;(10)学校、各系及各班的评审评议记录(含学籍审核记录);(12)其他宣传、征文活动等材料。

第十四条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同一学年内不得重复评选,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同时获得学校奖学金的学生,学校颁发荣誉证书,但不另发奖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专科学生。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工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二O一七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