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韶关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1970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系介绍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简介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目前开设有旅游管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是广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韶关学院第四批扶持学科,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韶关学院校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有教授3人,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占专任教师50%);拥有南粤优秀教师、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茶艺师、高级导游、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以及市政府顾问专家、市城乡规划委员、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等多人;现有学生900多人。
      学院按照“厚基础、强能力、有特色”的原则,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服务于区域,且能胜任旅游管理、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等专业领域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1”“2.5+1.5”“2+1+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运用。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开展中英“3+1”合作办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2+0专本对接”项目合作、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开展“3+2专本对接”项目合作。
      学院坚持“立足粤北、服务广东、辐射港澳、面向全国”的服务定位,以科研促教学,积极服务地方旅游、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共计主持各类纵横向教科研课题60余项,经费5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教科研论文1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0余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学院坚持“改革引领、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为关键,以科研促进教学,凝练学科方向、突出专业特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引领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推进学院科学发展。



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一、专业定位

    地理科学专业(专业代码070501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地理科学类(专业类代码0705)专业中的第一个专业,是地理学专业最基础和最传统专业。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的学科。地理学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逻辑性特点,而且具有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和文化性特点,还具有显著区域性和技术性特征,是一门理论、技术与应用并重的学科。作为地理学中最基础和最传统的专业,韶关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创始于原韶关教育学院1984年开设的地理专业,是韶关学院特色专业,培养具有较深厚的教育情怀和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身心健康,能够在中学、其他教育与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胜任地理教育、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能以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为专业基础,能有效运用现代地理学技术综合分析处理各地理要素,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授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相关知识。主要课程有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地图学、经济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论等。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地理教学岗位、各级各类地理类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等。

二、培养目标

    韶关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粤北、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具有较深厚的教育情怀和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身心健康,能够在中学、其他教育与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胜任地理教育、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扎实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和研究机构、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

三、培养规格

    韶关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实施弹性修业年限制,修业年限为四年,弹性修业年限为三至八年。本专业开设课程的总学分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150学分,每年会根据形势要求适当调整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毕业标准的最低学分一般在160-170学分左右。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完所有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且达到韶关学院授予学士学位的其他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为普通本科二批录取,平均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超过二本线。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应达到“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一践行三学会的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师德规范,具有教育情怀;具备地理学科素养,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理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胜任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学会反思,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

四、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采用“类别+模块”的形式进行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大类别,每个类别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通识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思想与政治类课程,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等军事与国防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语言与技能课程,大学体育等运动与健康类课程,创新创业基础等创新与创业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等拓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基础、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主要实践环节有:自然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0%。教师中有含广东省高校地理科学类、旅游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省级教师教育专家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注册城乡规划师1人、广东省地理标志专家库成员2人、韶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3人、“韶关市人民政府顾问专家”2人、韶关市“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成员1人、“韶关市重大政策决策咨询专家”5人。专任教师中外省院校毕业的占75%,省内高校毕业的占25%。教师主要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高校,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近三年来,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和哲学社科项目5项,省教改项目10项,出版专著8部,公开发表SCI论文5篇、CSSCI/CSCD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获韶关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国家“挑战杯”竞赛、省级规划设计大赛获奖30余次,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训练项目20余项。

六、教学条件

    地理科学专业现有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测绘与制图、规划与设计、土壤分析实验室、信息系统实训室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70平方米,仪器设备台件数达到602件,固定资产总值近300万元。为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韶关学院校级特色专业。校外有江西庐山景区、韶关丹霞山景区、韶关市芙蓉山矿山公园、乳源县气象局、韶关市曲江大塘中学、韶关市九中、韶关市张九龄纪念中学等等数家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本科生培养,2020年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超过20%。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特色育人模式,学院班级团支部曾连续三年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学院目前为广东省党建标杆院系创建单位。


旅游管理专业 120901K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立足粤北、服务广东、辐射港澳、面向全国,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思想品德好、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能够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现代服务行业部门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本专业采取学分制,学制3-8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所有开设课程的总学分为195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99学分,选修课学分96学分。毕业标准最低的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99学分,选修课学分55学分。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具有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从基层做起、从服务做起、从小处做起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态度,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旅游服务基本流程,基本胜任旅游管理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具有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职业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学习拓展自身的专业综合素养

【专业知识体系与核心课程本专业知识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外语、艺术、体育等通识类知识,高等数学、计算机、旅游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等学科基础知识,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体系采用“类别+模块”的形式进行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大类别,每个类别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旅游学概论、服务运营管理旅游法规概论酒店管理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专业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习实践、专业考察实习、自主科研、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课程。

【师资队伍与教科研水平】本专业现有授课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7人,博士后1人,外聘老师2人。教授、博士占比分别13.3%和46.7%。含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1人、广东省旅游酒店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2人、广东地方特色文化(韶文化)研究专家3人、全国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认定师资3人、全国茶艺技师1人、全国礼仪培训师4人、全国研学导师3人、韶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3人、韶关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2人。近年来,授课教师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省哲学社科项目4项,省教改项目12项,出版著作10部,公开发表CSSCI/CSCD论文10余篇。科研成果获韶关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学成果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省级导游大赛、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获奖30余次,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训练项目20余项。

【教学条件与实践基地】本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韶关学院扶持学科本专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校内拥有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西餐酒吧、茶艺实训室、模拟中餐实训室、模拟旅行社实训室等多功能实验实训室6个,场地面积达到750m2属于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4家,如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韶关新丰云天海温泉度假区、广州白天鹅酒店、广州九龙湖度假酒店、韶关风度华美达广场酒店、韶关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分别包含学校类、酒店类、旅行社类、景区类、政府机构类,能满足校外各类实践教学任务。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代码070503)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地理科学类(专业类代码0705)专业中四大本科专业之一2012年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始招生,2013年对标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改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生该专业为韶关学院应用型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专业面向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需求,立足粤北、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培养拥有良好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与合作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理论基础,掌握地理信息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应用,具有较强的城市与区域分析能力和娴熟的规划实践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国土空间规划与咨询、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本专业采取学分制,学制3-8年,授予理学学位。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服务地方发展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刻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理论内涵和熟练掌握应用技能,具有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规划方案编制与信息化管理等的专业能力基本胜任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具有适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职业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学习拓展自身的专业综合素养

【专业知识体系与核心课程本专业知识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外语、艺术、体育等通识类知识,高等数学、计算机、自然地理学、地图与测量、人文地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以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体系采用“类别+模块”的形式进行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大类别,每个类别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对标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S)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分析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与设计等专业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习实践、人文地理综合实习区域规划综合实习、3S应用实习、专业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课程。

【师资队伍与教科研现状】本专业现有授课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10人。教授、博士占比分别18.8%和62.5%。含广东省高校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注册城乡规划师1人、广东省地理标志专家库成员2人、韶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3人、韶关市“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成员1人、韶关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5人。近年来,授课教师获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自然和哲学社科项目5项,省教改项目10项,出版专著8部,公开发表SCI论文5篇、CSSCI/CSCD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获韶关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人文地理学》为韶关学院优秀课程、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人文地理学教学团队”和“人文地理学课程教研室”获校级立项,“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以韶关学院为例”等2项教学成果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专业学生在国家“挑战杯”竞赛、省级规划设计大赛获奖30余次,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训练项目20余项。

【教学支撑条件与实习实践基地】本专业现有规划与设计、测绘与制图、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330平方米,拥有专业设施设备120万,与地理科学专业共用设施设备200万。为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校外有广东省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韶关市城乡规划与市政工程研究院等数家行业企业,韶关市县两级自然资源局、住房建设与城乡管理局、城乡规划管理信息中心、城乡规划展示馆等多家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