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当前位置:福建高考早知道>高招新闻 >国内新闻

孩子的“觉醒”与“立志”,家长的激情与成长

时间:2020-11-30 11:01:02 来源:清华招生

高考早知道

杨力忱

清华大学零字班新生


今年高考,孩子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这不是事先预定的目标,却是最好的结果。作为家长,在呵护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也有一些思考,在此愿意和更多的家长们分享。


Part 01

孩子的知识教育:

靠学校,也要靠家庭


在有条件的家庭里,家庭或许是“第一课堂”。学校传授的是教材体系中的知识,家庭里可以做的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观察、探索、思考的兴趣,拓展孩子的视野。我们相信,家庭教育是对现有体制内教育的最好的补充。由于我和孩子妈妈都是理工科专业,家庭的这种“补充性”教育方面,自然也就偏向于自然科学。


日常生活中,面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见得会问为什么。而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科学的原理。父母只要用心,适时向孩子们揭示现象后面的科学原理,那么在外出游玩、室内游戏,甚至餐桌上,各种可以想见的场景,都可以成为“课堂”。这种课堂不是正襟危坐、老师讲课式的,我们的做法是先以与孩子平行的视角观察、发问,进而探索式地进行,伴以各种互动、小实验,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完成的。例如,水烧开了为什么会冒泡?热腾腾的米饭为什么冒“烟”?对于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父母而言,解说其科学原理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用心,户外活动或旅游,也会更有意义。例如,带上一根塑料管,在有水的地方演示虹吸现象,说明其原理;去“怪坡”游玩前和孩子讨论如何用实验的办法揭示其奥秘,然后在现场实验验证并鼓励孩子写出实验报告。有的时候,要想给孩子讲点什么,自己是要事先“备课”的。


不要小瞧孩子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在原理的解释上,可以一层一层地深入,揭示现象背后的化学、物理学原理,甚至可以用一些专业术语。一旦孩子对这种观察和探索有了兴趣,开始认真问“为什么”的时候,探索下去就会有更多的“为什么”,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就可能会被调动起来,当无法从大人那里得到完美的解答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自己去学习,寻求答案。这样一来,自发的学习就会走入正道了。


这种家庭的辅助知识教育,主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比较有效。到了高中阶段,即使是高学历的家长,恐怕大多数也会显得“黔驴技穷”,只有当好厨师和司机的资格了。


Part 02

不唠叨成绩:

让孩子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成长


我们都没有扮演“虎爸”“虎妈”的角色。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设目标,下无底线。


孩子的成绩在大多数阶段都不算优秀,也不是很差。但是我们看到孩子一直都很努力,除了学校安排的作业外,自己还在看一些课外的书,我们感到孩子是在自己的意愿下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就不把考试的成绩太放在心上,也不和别人比成绩。


孩子在初中后期开始对化学感兴趣,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自己购买了若干本大学的化学教材开始研读,后来顺势参加了市级和全国的化学竞赛。在获得了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二等奖时,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出了这样一段话:“当初学化竞并不是抱着得奖的目标,动机可能有点理想化,是为了探寻物质世界更深层次的本质,是对关于微观世界种种规律的知识渴求……”看到孩子自己有这个认识,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之所以对于学习成绩上不设目标,以至于在高考备考阶段也不设报考目标,是因为我们看到孩子自己在求知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前行,有了这种自主探索的精神,上哪所大学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Part 03

和孩子谈“觉醒”和“立志”


在孩子上初中前的那个暑假,我和他进行过一次正式而严肃的长谈,话题是关于“觉醒”和“立志”。


我们认为,在孩子成长的一定阶段,“思想教育”这个环节是不能缺乏的。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否都能“自发地”产生觉悟,从而追求更“高尚”的生活目标,这个不得而知。而对于家长“过来人”而言,每人都会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在适当的时候,“响鼓重槌”,需要敲响。其目的,是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人类文明所创造的知识财富,是为了丰富自己,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觉醒,就是唤起自己理性地认识世界、思考人生意义的过程。觉醒,是智慧启蒙的开端。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也是取决于人民大众的觉醒,解放思想,勇敢探索,齐心奋进,才会有国之辉煌。对于个人而言,说得直白一些,觉醒,就是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开始的。觉醒,使得我们有了做事的主观能动,也是开始意识到某种责任。你和你的同龄人们都是凡人,都有类似的起步,可是到几十年后回望人生的时候,会发现同样的起跑线上出发的人们会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也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觉醒”。


立志,包括了信仰、理想、志向。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和思想开放,使得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更加开放,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对于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我们在涉及立志的话题的时候,总是会有点小心翼翼,避免将我们这一辈人形成的一些固定价值观“灌输”给孩子而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那么,应该有什么样的“信仰、理想、志向”,我想,还是要基于孩子们自己对人类的爱和对社会的理解(良知)、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解(学识)、如何实现自己价值的认识(志向),靠孩子们自己去思考、感悟。


Part 04

家长的激情:

和孩子共同成长,家长也要不断学习


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要用心。用心,就能够想出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将传授融入其中。调动孩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什么都重要。不要抱怨教育体制,也不要过多地期望课外班,不用和别人家比上了什么课外班,不要仅把钱花在课外班以求“心安理得”。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宝贵的。看着孩子的成长,回忆自己在这个年龄段时的经历,有什么感悟,这都是可以与孩子交流的内容。


在家庭,家长就是孩子的玩伴和榜样。家长一定要有激情。与孩子一起做实验、一起仰望星空,甚至有些可能是自己少年时期想过但没有条件做的事情,在轻松玩耍交谈中共同体验探索世界的乐趣,一起感动。等到孩子自己知道去探索、学习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轻松了。其实,会学习的话,获得好成绩并不需要花很多钱,“成本”是很低的。


和孩子共同成长,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孩子在成长,他们的学识早晚会超过家长。事实上,上高中以后,家长基本上就没有能力在他们的课程内容上进行辅导了。


但家长在现阶段有更多的社会经历,有孩子们在学校所学内容不同的知识范围,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仍然可以和孩子保持交流与引导。


总归,孩子们会超过家长。为了能够在更长的时期内仍能有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家长们也需要不断看书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这里所指的学识不是家长专业方面的)。鼓励孩子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己也要做出表率。不然,除了日常生活的唠叨,就会真的没话好说了。


不敢说自己能否成为孩子的精神导师,即使为了延缓被“后浪”拍倒的时期,也需努力再努力。


不注重功利目标。要让孩子知道,学习不是为了世俗的“成功”,因为“成功”并无客观标准。以人类文明的财富来丰富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实现自己有意义的人生。不需要刻意追求表面的东西,成绩是伴随的,结果也是伴随的,只要肯付出努力,必定能够收获自己的成果。


以上都是点滴杂谈,不成系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的性格、兴趣、专长,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个别的经验未必有普适价值,只愿和其他家长们分享,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我相信,没有一个界线能把孩子们分为所谓的聪明与不聪明,孩子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就会变得聪明而有自信。而那些看似成绩还不够好的孩子们,正需要迈过觉醒这道门槛,需要家长和老师们鼓励他们的探索,赞赏他们的成长。


我喜欢孩子们,看到他们,就觉得他们都有潜力能成为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