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当前位置:福建高考早知道>高招新闻 >国内新闻

海外留学凉凉 教育部允许约90个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临时扩招

时间:2020-09-27 10:34:0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高考早知道

  疫情期间的特殊安排

  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是无法前往当地就读,海外依然在蔓延的疫情,让多少留学生“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学业不能中止,教育部日前决定,允许19省市约90个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临时扩招,一批“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国内院校成为救火队长。

  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语言、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出国留学相对契合、互相贯通,以此为渠道解决留学困境,是疫情期间的特殊安排。

  学在囧途

  2019年,我国共有92.8万学生出国留学,美国是第一大留学目的地。

  海外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叠加,中国在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遭到冲击,通过网课的形式“在家留学”成为无奈之举。

  然而,上网课这样的下策仍然不安稳。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7月出台新规,规定2020年秋季学期的留学生如果仅上网课,将无法取得赴美签证或维持当前签证,规定一出即遭反对之声。

  上网课有损留学体验,成为留学生普遍的担忧。线上网课与线下课堂的区别,不只是课程设置的差异,还缺乏师生交流的氛围、社会实践的磨练以及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留学体验大打折扣,但费用并不见少。虽然实施远程教学,哈佛大学近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35万元)一学年的学费,一点儿都不打折。

  形势不明朗,让不少国际高中生开始驻足观望。是上国际高中后出国留学,还是回归普高?

  根据《高中国际项目发展状况(2019)》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国内已有公办学校国际部(国际班)、国际化特色民办中学等校近1000所,在校生总规模约50万人。

  事实说明问题,今年各地多所公办校国际班、民办学校中外课程项目招生遇冷,南外剑桥国际班录取分数下跌,郑州外国语、郑州一中、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等多所高中国际班启动补录。

  太悲观倒可不必,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随着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医治以及疫苗的研发使用,除个别国家外,全世界疫情还是会处于平稳下降趋势,“在家网课”会减少,“在家留学”也只是暂时状态。

  应急扩招

  暂时状态特殊安排,9月16日教育部决定临时允许部分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扩招。

  谁可申请?持有境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原计划于2020年秋季学期攻读境外高校本科或硕博士的中国内地(大陆)籍学生,符合基本报名条件。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在少数,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批准的本科以上项目就有44个。

  参与此次招生的,有约90个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涉及北京、浙江、广东等19个省市。

  在众多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中外合办大学已颇具办学实力。我国从2003年开始,允许开办中外合办大学,2004年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落地。

  9月9日起,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接连发布增额录取招生信息。

  广东的合作办学走在全国前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七所高校临时扩大合作办学招生。

  不中不西,不土不洋,屡屡被误解为“民办三本”的中外合作大学,在疫情期间带给人们多重想象。眼下,引进海外知名大学独立办学也已经提上日程,高校体系更为丰满。

  中国境内第一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8月落户海南,这所名叫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的高校,将引入德国“实践嵌入式”高等教育模式,开办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

  转学争议

  其实在此之前,有过接收出国留学生在国内大学借读学习的呼声,也有零星的案例。

  在康奈尔大学宣布的秋季学期计划中,所有中国公民和持有中国绿卡的国际学生由于疫情无法返校,可以申请入读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中国农大、首都师范、东华大学7所高校。

  这一模式值得借鉴,不过难以进一步放开至自由转学。留学生自由转学国内高校还有很多待解的难题,首当其冲是招生的公平正义。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认为,一个是中国高校唯分数录取的高考制度,一个是西方的等级评价基础上的申请审核制,如果同意留学生转学,完全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利用政策漏洞的行为。

  中外合作办学虽然与出国留学相对契合,但学生也是通过高考进入中外合办大学的,而且录取分数往往还不低。根据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生源质量指标,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新生高考成绩排名第105位,不逊于一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沈伟指出,希望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增额录取部分国际高中生,分类消化吸纳优质生源,以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如何严保招录公平?教育部国际司(港澳台办)负责人指出4个重点:

  第一,不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占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标;第二,遵循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保证质量的原则;第三,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标准不低于外方合作办学者同类专业在其本国的标准;第四,仅颁发外方高校学位证书。

  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四个重点来看,要想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公正行为几乎不可能,国家已经提前做好准备。

  在讨论留学生自由转学制度下,国内大学的自由转学制度也在引发热议。

  国内大学自由转学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难。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转学工作的通知》,强调保障公平公正的同时,对转学制度提出了严苛要求。

  梁挺福指出,建立大学间自由转学制度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给予一样的自由和选择权利。俞杨

  参考资料:

  50万国际高中生能否走进教育“内循环”,2020年9月18日08版,光明日报

  留学生自由转学国内高校有违公平正义,2020年8月26日,陈志文观察